奥地利汉学家李夏德:一次中国行 一生中国情
中新网长春4月24日电 (记者 郭佳)年近古稀的奥地利汉学家李夏德(Richard Trappl)近日如约到访长春,并在长春大学种下一棵象征友谊的青松。这是他在中国种下的第5棵树。
“树比人活得更长久,即使我不在了,这份友谊也依然在。”李夏德用流利的汉语说,以后还会种下更多象征着两国友谊的树。李夏德满头金发,精神矍铄,语速惊人。
2018年6月,李夏德参加了由长春大学举办的中美聋人论坛,自此与长春大学结缘。此次来到长春,他将与长春大学就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洽谈合作。
除了汉学家的身份,李夏德还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说起他与中国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1973年,维也纳大学设立了汉学系,李夏德是第一届学生。1974年,他来到中国留学,沿途经过10个日夜后才到达北京。这一次中国之行,也将他的一生与中国联系起来。
“我的父母四十多岁才有了我,他们不了解中国,只是因为我喜欢汉语,就同意我来了。”李夏德说,至今想起仍然特别感激父母给予的支持。
在李夏德的记忆中,从北京火车站出来到北京语言学院的路上,除了公交车,只有很少小汽车,但自行车特别多。晚上没有路灯。那时小孩子看到他是外国人,会追着看很久。
“我还参与农村和工厂的劳动,在北京的中阿(阿尔巴尼亚)友好人民公社挖过土,参加学校专门给留学生准备的革命样板戏学习班。”李夏德说。
随着对中国了解的逐步深入,李夏德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中国文化、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1979年,他的博士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展为研究方面,他尤其喜欢《文心雕龙》。
“通过研究中国的文学作品,我发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变得更加开放了。”李夏德说。
1978年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到访中国,尤其1997年担任了维也纳大学对华代表后,由于工作原因到访中国的次数更多了。“中国的发展超越我的想象,我有幸见证了。”李夏德说。
李夏德还扮演着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角色。2006年,李夏德推动维也纳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成立了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的是让更多人接触汉语和中国文化。
在奥地利,李夏德讲授的中国文化课颇受欢迎,甚至有不少外交官慕名而来。“我教了40多年中国文化课,有好几千名学生上过我的课。”李夏德说,正有越来越多人想了解中国。
李夏德深信中国“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语。近几年,他每年都要带学生来中国,让他们近距离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奥地利学生只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来自其他国家。”
李夏德此番到访中国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凑。除长春外,他还将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任何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都有文化的根,作为文化交流学者,推动双方互相交流与了解,是避免误解和冲突的最好办法。”李夏德说。(完)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