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
当前位置:名企网资 讯生活

百年只做“良心秤” 三代制秤人用杆秤秤量人心

时间:2019-07-14 14:55:22    整理:Admin

  中新网湖州7月13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邓德华)在浙江湖州吴兴区埭溪镇茅坞街的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铺子里挂满各种规格的杆秤。店铺外,61岁的张汉良正在埋头制秤。


张汉良向孩子们展示手工称 邓德华 摄

  钻孔的旋子缠上绳,在手上翻飞自如,精致的小孔没一会儿便出现在秤杆上。张汉良一手拿锉刀,一手拿细铜丝,将铜丝插入秤星孔,用刀掐断,敲打拍实,一个锃亮的秤星就镶在了秤杆上。


张汉良在制秤 邓德华 摄

  张汉良的手艺传自父亲,算上爷爷,张家一家三代人做秤已有130多年。多年来,张家三代不赚昧心钱,没做过一杆缺斤少两的“短秤”。因而,张家秤也被当地人称为“良心秤”。

  制秤如做人

  张汉良的爷爷叫李云根,是张家第一代做秤人,1930年代就在德清开秤店。据张汉良讲述,当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但爷爷坚持诚信做秤,不做假秤。

  当时有一个俞姓老板,多次找到爷爷做“短秤”,均遭严词拒绝。“有一次爷爷因病卧床了一个多月,俞老板来看望时提出愿意多出几倍钱,要一杆‘与众不同’的秤,直接在桌上留下钱就走了。”

  张汉良回忆,当时奶奶有些心动,想拿这钱去找郎中为爷爷看病,“爷爷知道后很生气,责怪奶奶当时没有退钱。最后,这笔钱还是还给了俞老板。”

  1980年,80多岁的李云根因病去世,张汉良父亲张山泉继承家业。

  每每家中遭遇困境,张山泉就会拿这件事教育子女,诚信做秤,“昧良心的钱绝对不能收,昧良心的事绝对不能做。”

  传统手工制秤工序繁复,需选料、制坯、刨圆、套铜套、配砣等十几道工序,最后成品售价却不高,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其实只要在秤的刀口上做些“手脚”,一杆秤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但在张汉良看来,“一杆秤,秤出来的是重量,更是人心。”

  做秤多年,常有不法商贩要求张汉良做“短秤”,他总是毫不犹豫拒绝,“哪怕只做一杆‘黑心秤’,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就算穷得把米磨成糊糊吃,也绝不做那种事。”

  做一杆良心秤不难,难的是三代人的坚守。做秤如做人,正因张家人一直不忘教诲,良心做秤,在当地有口皆碑。

  制秤人最后的坚守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乡市场逐步淘汰杆秤,改用电子秤。从此,杆秤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去年,张汉良的店里只卖出50杆秤,生意早已大不如前。

  自父亲张山泉因病过世后,家里会制秤的只剩张汉良。他心里明白,制秤的手艺,到了他手上也许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但是不管生意如何惨淡,张家秤铺仍然每天开门营业。张汉良说,虽然现在用秤的人少了,但担心过去老顾客手上的秤用坏了,需要修理又找不到维修点,“所以不管多困难,也要把铺子继续开下去。”

  相比在杆秤上做手脚,在电子秤上动歪脑筋更简单。近年来,不止一次有人拿着电子秤明示、暗示张汉良,但都被严辞拒绝。

  “家里手艺传到我手上就结束了,无论如何也要收个好尾。”这是张汉良最后的坚持。

  在店铺的角落里,竖着好几杆老秤,那些是镇上有人搬新房、准备丢弃的旧秤,都被张汉良要了来。一米左右长的秤杆,秤钩已生锈,卡口包皮处也多了绿色的铜花,虽然蒙了灰,却依然笔直。

  “用心做的好秤,才经得住岁月的检验。”张汉良说着,用油往秤杆子上一抹,一颗颗嵌进杆子的铜星仍锃亮发光,历久弥新。(完)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关键词:百年只做“良心秤” 三代制秤人用杆秤秤量人心 文章
热 点